「三國-見龍卸甲」、「絳州大鼓 20 年紀念版」
LECD2 SACDJMP13-STK02 SACD II 、ADMS031 SACD II
文| Keith
發燒友之間互相家訪交流心得絕對是稀鬆平常的事,根據筆者經驗,每逢交流試音時,大家總愛選用一些公認靚聲的唱片作為參考標準。而本次筆者所要撰寫的兩張唱片,更是長年名列發燒榜前茅的經典之作。這兩張唱片皆由資深發燒友兼著名錄音師 Leo Fung 大哥親自操刀製作,分別是「三國-見龍卸甲」與「絳州大鼓 20 年紀念版」。隨著母帶處理技術與器材不斷提升,兩張專輯最新推出的 LECD2 SACD 版本在音質表現上更上一層樓,真正達到「比發燒更發燒」的境界!
這次 LECD2 版本的製作有何特點?筆者特別細閱資料後得知,LECD2 所使用的核心技術之一,是以 Super ADMS 母帶處理系統作為基礎,並配合德國 Hanowa 高級發燒電源線與 USB 線材,減少供電環節中的雜訊干擾。此外,更運用了高效能的「訊號模擬化」專業外掛程式,以及最新的量子科技產品,藉此進一步優化音訊的細節表現與動態範圍,令整體音質達至前所未有的細膩與真實感。
發燒友界流傳一句名言:「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因此當筆者收到這兩張 LECD2 SACD 後,當然立即展開一番仔細比較:
首先,筆者選取了同樣以 Super ADMS 母帶處理的《見龍卸甲》SACD舊版與最新的 LECD2 SACD 作 AB 比較,發現新版除了整體電平較高外,在音樂動態、聲音密度與音場包圍感方面的進步尤其顯著。舉例而言,在〈五虎封將〉及〈鳳鳴山之戰〉等氣勢磅礡的曲目裡,由於運用了大量的打擊樂器,以營造緊張激烈的氛圍,兩個版本的差異極易分辨。新版 LECD2 SACD 所呈現出的鼓聲更具衝擊力與重量感,音樂能量強大且密度扎實,整體氣勢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令人歎為觀止。
另一張筆者期待已久的專輯,便是以 2024 年全新母盤重新製作的「絳州大鼓 20 年紀念版」。筆者個人一直非常喜歡以此專輯作為測試器材的參考軟件,「絳州大鼓」的「出席率」相比前者更甚。此專輯之所以備受青睞,除了其錄音製作極為出色外,另一優點便是專輯內所附的小冊子清楚標註每一首樂曲的錄音定位圖,能讓聽眾更容易理解音樂結構與聲場分佈。筆者尤其喜歡用〈打鼓山傳奇〉這一曲目測試音響系統的驅動力與能量密度;又例如〈滾核桃〉一曲,生動描繪農民秋收後將收穫的核桃晾曬於房頂之上,待核桃風乾成熟後,隨風滾落坡道、墜地作響的情景,最適合用以檢驗器材的定位能力與細節還原度;而〈秦王點兵〉則更能測試器材的音場寬度、樂器結像與細節清晰度,皆屬不可多得的上乘之選。
不過,筆者在此亦想特別提醒各位發燒友,若只著眼於音質、音效的表現,其實未免可惜。誠然,這兩張專輯的音響效果固然卓越,但當中的音樂本身亦是經典之作,背後更蘊藏豐富的歷史典故與文化底蘊。因此,在欣賞音響效果之餘,建議大家不妨細細品味每首樂曲背後的故事與典故,深入了解製作人精心編排背後的用心,這樣不但能加深對音樂本身的理解與欣賞,更容易全情投入其中,獲得真正的聽覺與心靈享受。
本文輯錄自【音響技術】2025年4月號第523期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翻印、網上轉載及節錄
---------------------------------------------------------------------------
《絳州大鼓》20年紀念版 LECDII-SACD
ADMS 0031 SACD2
《絳州大鼓》 20年紀念版專輯收錄11首樂團的激節撼人演奏,屬95至96 年間巡迴北京、香港及台南的現場錄音,不論是演奏和錄音質素而言,全屬最頂尖級數製作,曲大鼓獨奏的〈黃土訴說〉、一字排開卒鼓合奏的〈滾核桃〉以至吹打 大合奏的〈秦皇點兵〉,盡皆精彩至極,Leo還詳細述說當年的現場擺咪和導賞心得,還加入詳細圖示和全新解說,令測試聽感更透徹,有錢落袋感覺滿足。
《絳州大鼓》20年紀念版LECD-SACD母盤已經出版了(Hybrid)及(Single layer)兩版,售罄後樂迷還在不斷尋尋覓覓。為滿足SACD用家的渴求,Leo特以最新研發的調音技術LECD II製作母盤,然後送交歐洲壓片,務求滿足廣大鼓迷。
曲目
01. 打鼓山傳奇02. 滾核桃
03. 秦皇點
04. 拉呱05. 老鼠聚親
06. 牛鬥虎
07. 秋風賦08. 黃土訴說
09. 黃河鼓韻
10. 狗攆鴨子11. 花慶鼓
絳州大鼓20年紀念版 LECDII-SACD
202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