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比USB DAC更進一步iFi GO blu藍牙DAC耳擴



文:Bomb Dance


近年手機用USB DAC市場競爭激烈,為了脫穎而出,廠商們都絞盡腦汁。今次介紹的iFi GO blu藍牙DAC耳擴,於原來的USB DAC中加入藍牙收發器,務求讓消費者們心動。


認真的硬件設計

有部份人可能會覺得,現在真無線藍牙耳機已經那麼普及,藍牙DAC耳擴的地位豈不是有點尷尬?說實話我也不能完全否定上述說法,不過對於少數對耳機要求較高的用家,本身如果已經有一對檔次不低的耳機,要另外添置一對無線藍牙耳機同時犧牲原有音質,還是有心理關口。這時候一台像樣的藍牙DAC耳擴還是有點吸引力的。

GO blu由三級組成,分別是藍牙、DAC及耳擴,各級都是獨立設計。藍牙方面採用高通QCC5100晶片,藍牙5.1自然是基本要求,也支援AAC, SBC, aptX, aptX HD, aptX Adaptive, aptX LL, LDAC, LHDC/HWA編碼。DAC採用Cirrus Logic CS43131 DAC晶片,配合特製的數碼濾波能有效減低pre-echoes及鈴振效應。耳擴部份是雙單聲道設計,遵循iFi的Direct Drive設計概念,沒有在訊號線路用上耦合電容,讓聲音更直接。

GO blu的旋鈕參考瑞士手錶的旋鈕設計,看上去優雅大方,也方便用家能夠調整音量、播放、暫停樂曲等,十分方便。耳機輸出包括3.5mm單端和4.4mm平衡,能支援大部份耳機。GO blu的USB接口除了用作充電,也能直接輸入音頻,搖身一變成為USB DAC。GO blu也自帶麥克風,用家能夠以GO blu作語音通話,方便用家於手機上使用。

試聽部份我會用FiiO M15音樂播放器,這次我採用LDAC模式連接到GO blu。耳機則選用Sony MDR-M1ST,並以4.4mm平衡接口作連接。





兩大「味精」模式

GO blu配備了XBass和XSpace的「味精」模式供用家選擇。XBass以模擬方式增加低頻量,而XSpace以廠方的說法就是能解除耳機常見的「頭中效應」。我以“Buck Dance”來測試一下這兩個聲音模式的效果。先說一下XBass,在M1ST之下,XBass的確能讓低頻更多,但由於耳機本身低頻已經很充足,加上XBass就過多了,而且也讓樂曲失去應有的活力,所以這模式似乎不太適合這耳機。至於XSpace,實際試聽雖然做不到完全解除「頭中效應」的效果,不過空間感的確是比較好一點,同時聲音聽起來也比較從容,況且啟用XSpace後並沒有改變耳機原來的聲底,所以我也挺喜歡這個模式的,而接下來我也會繼續使用這個模式。



還是熟悉的iFi

至於GO blu的聲音如何?聽蔡琴《被遺忘的時光》時,GO blu讓歌手的聲音更甜美和柔滑,有明顯的修飾,畢竟現時市場上大部份智能手機都不考慮音響表現,藍牙DAC耳擴在調音方面也要多花功夫,這次我用上M15,修飾才會更明顯。GO blu同時也有相當出色的分析力,各背景音樂的細節都有好好重播,跟歌手互相呼應。整體上聲音十分耐聽舒服,人聲更是特別悅耳,表現出iFi的調音特色。





總結︰

好聲更要好用

iFi於個人音響市場向來口碑不俗,iFi GO blu藍牙DAC耳擴的表現也不負盛名。它不單支援多種藍牙音頻編碼,同時也提供單端和平衡耳機接口,再加上小巧的體積和實體調整音量的旋鈕,的確十分方便實用。聲音方面也保持iFi一直以來自然耐聽的特色,如果正在考慮為手機添置USB DAC或藍牙DAC,那GO blu絕對值得花時間細聽品味。


規格︰

■耳機輸出:4.4mm平衡/ 245mW @ 32Ω; 5.6v @ 600Ω;3.5mm單端/ 165mW @ 32Ω; 2.8v @ 600Ω■訊噪比:平衡/ 111dB(A) @ 0dBFS;單端/ 116.5dB(A) @ 0dBFS■動態範圍:>120dB(A)■總諧波失真:平衡/ <0.009% @ (6.5mW/2.0v@600Ω);單端/ <0.03% @ (100mW/1.27v@16Ω)■頻率響應:20Hz - 45kHz■電池:450mAh 鋰電池■尺寸:54×34×13 mm■重量:27g■價格:HK$1,599

■總代理:聲望音響 香港(陳列室).21301928 / 九龍灣(陳列室).21560789




605 views
​最新文章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