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泰山之巔 數碼嶺峯Linn Klimax DSM串流播放器/前級



文|馬田


本月封面專題是英國 Linn 的旗艦 Klimax 播放系統,器材包括 New Klimax LP12 唱盤組合(包括Linn Sondek LP12唱盤、Karousel軸承、Keel金屬車製副盤座與臂板、Ekos SE唱臂、Ekstatik動圈唱頭、Radikal 控速/電源供應器和Urika II 數碼唱放),與及Klimax DSM 串流播放器/前級,實際上 Klimax DSM 和 New Klimax LP12 唱盤組合兩者是獨立的播放系統,而 Urika II 數碼唱放是安裝於Linn Sondek LP12 唱盤底,直接與唱臂的輸出線連接,訊源通過 24bit/192kHz 模擬轉換成數碼訊號,從 Exakt Link 或光纖輸出,因此能夠由 Klimax DSM 進行解碼。


獨特創造力

我在過去的一年裡,測試了多款串流播放器/前級,從中感覺現今數碼音響是有既定的套路,正如我看 Klimax DSM 的硬件配套,除了 Exakt Link 之外,其餘是 HDMI、RJ45 網線、網絡光纖和音響常使用的數碼 / 模擬端子,它能充當兩聲道前級、DSD解碼器及串流播放器,憑規格在今天未能稱為特別,直至動手調校系統便發現是兩碼子的分別,Linn 的特別是開放系統項目由用家選擇使用方式,只要器材連接了網絡而沒有關機,用家便可隨時於網上進行調校,Linn 的工程師當然能透過遠端連線進入DSM 系統以檢測及復修問題,這種操作模式在目前仍屬於少有,通常是具有程式設計的品牌才能做到,Linn 系統聞了名是半封閉形式,不可說是只採用獨家軟體,但事實是它們有專用操作 App 和電腦程式,Exakt Link 和Space Optimisation +便是最佳例子,Exakt Link 是 Linn 器材專用的傳輸介面,不僅傳輸訊源,並可對器材進行雙向溝通,進入操作系統作深入調校,這次搭配 LP12 唱盤的 Urika II 數碼唱放,便是利用 Exakt Link 進行設定,而 Linn Space Optimisation + 是用作調整喇叭的輸出效果以配合聆聽環境,盡量避免出現駐波及其他負面影響。Klimax DSM 提供了基本版 Space Optimisation,分別在於 Space Optimisation + 需配合 Exakt Link 使用,因調校範圍是深入到控制每個單元,所以只能使用於 Linn 的主動式喇叭,基本版是為非 Exakt Link 連接的情況下使用,玩法和功能我估計雖不中亦不遠。




設定重點

DSM 內的項目雖多,但勝在介面淺白易明,因此,我花了數分鐘便完成了設定, Space Optimisation 也有清晰指引,但必需事前掌握了房間實際尺寸,否則是無法完成。以下是各項調校的重點,寫出來讓讀者更能了解系統。

■Klimax DSM 的系統是透過網絡進入,使用者必需要到 Linn 官網,先建立帳戶,然後在網頁的底部揀選「Manage Systems」登入帳戶,並把 Klimax DSM 新增至帳戶內,否則,單是建立了帳戶而沒新增器材,同樣是進不了系統。另一進入系統的方法是下載電腦版 Konfig ,內容是相同。

■DSM 每組輸入端子都可獨立調校及選擇關閉,例如數碼輸入可調校增益及提供時延模式選擇,而模擬 XLR 輸入提供 3 級電平選擇 ; 分別為 2Vrms 、4Vrms及 8Vrms,模擬 RCA 輸入亦是 3 級,就連藍牙連接也有音量補償和兩種時延模式,數碼輸出的選項亦很豐富,提供了 88.2kHz、96kHz、192kHz及 Raw ( 原始 ) 輸出,若然用家完成了 Space Optimisation 調校,選項內便自動新增調校後的 192kHz 輸出。

■Space Optimisation 調校前需要選定輸出聲道及揀選喇叭品牌和型號,Linn 預先收集了大量喇叭的規格數據,建成了龐大資料庫,用家只需選出正確型號和設定輸出聲道,例如是 2.1 聲道、單聲道或家庭影院...等等,然後輸入聆聽環境的資料,包括三維尺數、牆身物料、有沒有牆角和門,當然也要輸入皇帝位及喇叭擺放的位置距離,提供所有數據後系統便會計算出合適的 EQ 曲線,Linn 的目標是令喇叭發聲一致,協調各路單元相位,基本上 Space Optimisation 就是調校的重點項目。

■Urika II 數碼唱放可調範圍包括唱頭增益、輸入阻抗、EQ 曲線,同時將音源傳到 Klimax DSM 進行解碼。實際上,Urika II 也是開放調校系統, Linn 亦記錄了不同品牌的唱頭規格,要是找不到符合的唱頭型號,也可直接輸入唱頭規格。


總的來說,這套 Klimax 數碼系統屬於高階級數,不熟悉設定的用家定要找代理幫忙,而科技迷應該很高興,尋遍坊間串流播放器,該沒有多少廠牌能有如此齊全的調校功能吧 !


百萬重投於機器

測試前我收集了關於 Linn 工廠的資料,據悉 Linn 的鋁合金機箱、線路板、組裝元件全是閉環式生產,故此,廠房內設有 3 套 CNC 機器 ,還有純粹在機殼上刻出 Logo 的雷射蝕刻機。Linn 於 2020 年更新了兩條 PCB 生產線的機器,投資總額高達1.1百萬英鎊,新機器能在線路板焊接過百粒微細元件,而 Klimax DSM 使用的新一代解碼線路 Organik DAC,是首次從頭到尾自家製作,整塊線路板是雙面共 8 層,工程師用盡了所以空間來塞滿元件,主要部份由一枚 FPGA 芯片管理升頻取樣、精確音量控制及分派時脈,訊源處理是一枚飛秒級晶振時鐘及 32 枚正反器 ( Flip-flop )負責,左、右聲道各配置半數正反器,為確保每粒正反器不存在電壓差,每聲道設有 5 枚供電水塘,而訊號傳輸路徑也造成一致長度,進一步減少誤差。從 Organik DAC 的構造我想像到供電配套將會對它造成最大影響,特別是處理 24bit DXD 及 DSD 256 訊源,正反器的電壓升降會變得頻繁,那時候便能體驗出供電的穩定性,這次測試用上 Nordost ODIN 2 電源線,供電是經過兩組 3,000W隔離牛處理,再配合台灣 Telos 量子降噪修正電流波形,干擾應達至最低程度。



串流音源需設定

在正式聽 Klimax DSM 播放音樂前,我早有盤算把不打算使用的輸入介面全關閉,心無懸念就將第二組Exakt Link、藍牙及 HDMI 全數閉上,至於模擬輸入,因考慮到訊源需要轉換成數碼,於是決定關閉兩組模擬輸入,保留同軸輸入連接 CH Precision D1.5 轉盤,並且由模擬 XLR 連接一對 Bryston 28B SST 單聲道後級。完成硬件設定後輪到串流訊源,按規格所示, Linn 不支持 MQA,因此只能播放 CD 質素的Tidal音樂,Qobuz 沒有限制,能夠播放 24bit/192kHz 音樂,至於 Roon 方面,Linn 只取得 Roon Tested 認證,兩者的連接並非採用 Roon 的 RAAT,而播放操作是由 Roon 作主導,網絡串流支援 DXD 及 DSD11.2MHz 訊源,我以為啟動 Linn 的播放 App 就會看到各個平台及 NAS,實情是要動手在設定裡新增選擇,基本的網絡電台、Qobuz 、Tidal 都會顯示在選項內,唯獨是NAS 不一定會出現在列表,原因是 Linn 系統只支援兩三款 NAS,本刊使用的 I-O Data Soundgenic 不包含在內,雖然我能改由 Soundgenic 控制 Klimax DSM 播放音樂,但不能播放 DSD 格式,要解決這問題最簡單就是選用 Linn 合配的 NAS,否則,做法會較為迂迴。


強行加入NAS

我說的迂迴做法便是在電腦安裝 Kazoo Server,然後把音樂資料夾加進音樂館藏,問題來了,若電腦的硬盤沒有儲存歌曲,豈不是要先灌入歌曲才可串流到 Klimax DSM 播放 ? 其實沒這必要,一來是 Kazoo Server 能掛載隨身硬盤或 USB手指,系統亦能連接 iTunes 音樂庫,假如兩種加歌方式都不合用,或是音樂庫儲存在 NAS,那麼便先要電腦新增一個網絡硬盤,這正是 NAS 在內聯網的位置,之後返回 Kazoo Server 的音樂館藏加入網絡硬盤,順利的話便會在 Linn App 和 Kazoo 裡看到 「 Linn Kazoo Server 」,NAS 的歌曲全部能播放了 !



不能沒有空間調校

今次測試 Klimax DSM 的感受是覺得 Linn 果然與眾不同,我欣賞它的地方有數方面,作為前級它的輸出電平絕對不弱,聲音也很細緻,特別是控制音量時,我感覺每格上落是很精確,當望著機頂的圓形透明旋鈕,裡面的 100 格 LED 白燈跟隨加減音量變動,心理上會覺得格外精確,而按下暫停後旋鈕上的標誌燈會變成呼吸閃動,這些型格感覺在其他器材上難以獲得,更別要說心思突出的鋁合金頂板,那些密麻麻的弧線是代表黑膠唱片紋,種種設計是反映出 Linn 的品味,徹底滿足了發燒友追求美感的慾望。另一要讚是聲音表現,初聽兩三首音樂時我只覺是分析力強大,丁點訊號都能清晰呈現,而樂器的定位更造到釘在音場那樣明確,像播放「Welcome to NativeDSD Sampler, DSD11.2MHz」,專輯內數首古典音樂的確表現了 Organik DAC 的特性,就以〈貝多芬第五交響曲〉來說,開場大鳴大放的震撼感,加上幼細的弦樂線條,反映出中低頻是沒有多餘脂肪,接續聽下去至到爵士樂部份,聽感變了 ! 我逐漸辨識出左、右聲道的串音非常輕微,即是我的左耳接受右邊喇叭聲響較少,而右邊亦是同樣情況,於是聲音產生出自然立體感,為求引證效果,我選播熟悉的 Eva Cassidy 「Nightbird」,其中的〈Ain’t No Sunshine〉,就開始時的數聲結他已告訴我,聲音並不是普通的靚聲,清澈、纖細、富有彈力的結他聲,明確劃分出舞台後面的距離,顯出音場深度之餘,寬闊亦如無牆壁,直到 Eva 開聲,我覺得她就在前面了! 平日測試 High End 器材也會聽到具立體感的效果,但不會像 3D 投影般顯現出輪廓,之後再聽張敬軒、鄧麗君的歌曲,人聲也是與樂隊形神俱備,最難忘是聽 Anne Sophie Mutter 拉奏〈卡門幻想曲, 24bit/88.2kHz〉,場面壯闊不在話下, Mutter 拉出的連音,還有弓在弦上摩擦技巧,簡直不是聽音樂而是看她在表演,古琴腔體發出的共鳴、響度,像真得嚇人 ! 那刻我在想,是否 Space Optimisation 的影響呢 ? 答案果然沒錯,當我關了這組調聲後,最大反差是空間感收縮了,音像輪廓也稍為失去銳利感,對我來說 Space Optimisation 是不能沒有 !


超精細、極度逼真

Space Optimisation 令 Linn 的解碼效果發揮至盡,任何訊源傳入 Klimax DSM 後均會被細緻演繹,數碼音樂如是,黑膠唱片亦然,今次聽整套 Klimax LP12,感受何止新鮮? 不諱言,我較少機會聽到數碼唱放的效果,印象裡的兩三次經驗都是一般好聲,即是聲音具分析力和動態,但不會令我嘩然,這套 Klimax 就可以了,

基本上隨便播放一張黑膠都有 High End 水準,若播放 Analogue Productions 這類頂級發燒製作,我覺得自己不是在聽唱片,而是真實的演奏,像 Aaron Neville 「Warm Your Heart」是重新以模擬開捲帶製作的 180g 45轉雙黑膠,樂器的質感、定位、密度通通給我逼真感受,就說〈With You In Mind〉開始時聽到的鋼琴,聲音光亮華貴,其餘的電結他、貝司、爵士鼓營造了舞台氣氛,當“大粒癦”開聲的一刻,像在舞台上踏前靠向麥克風般,動作自然細緻,他那厚潤聲線唱出的低音份外有磁性,他招牌式喉頭震音圓滑得毫無做作感覺,此際體會到發燒製作的真諦,就是每種聲音都無比精細,接續聽〈It Feels Like Rain〉簡直是靚聲得要命 ! 完全是一隊樂隊在我面前,色士風與爵士鼓的悉心鋪排造出非常理想的動態,最誇張是背後的和唱,原來不只有女和聲,還有一把極之低沉的男聲附和,不得不讚 Radikal 控速的超準表現,它增強了唱頭拾訊的準確度,若要我指出數碼唱放與模擬唱放的分別,肯定是低失真,模擬唱放從供電以至線路所使用的元件,質素要達到發燒級才能減少干擾和失真,而 Urika II 數碼唱放是從唱頭拾訊後轉換成數碼訊號,這是最直接並且損耗最少的做法,以 24bit/192kHz 取樣更將可聞噪聲提升至不可聞範圍,聲音自然是非常乾淨,唯一可以商榷是未必每個人都愛聽高分析力效果,事實上,訊息量達到 10Mbps,的確是與模擬唱放有很大落差,幸好是Urika II 備有光纖輸出,效果比使用 Exakt Link 稍為柔和,也近似模擬唱放的味道 ,無論選擇那種輸出方式 ,Klimax 都是超班表現,除非是接受不到唱放數碼化這概念,否則,聽到如此靚聲是不能返轉頭 !



總結

Linn 是一門音響學科,品牌擁有完善配套,聲音更是自成一派,測試了 Klimax DSM 我有種想法,過去有多少工程師受 Linn 所啟發呢 ? 因在測試過程裡我不斷泛起似曾相識的感覺,例如是 Space Optimisation 內收集的喇叭數據、DSM 全開放的設定系統、數碼唱放.... ,更不用說外觀設計,無怪乎 Klimax DSM 的定價是35萬,價值正是在於「自家製」!




Linn

Klimax DSM串流播放器/前級

爽!


文|鍾啟源


今次所試最新一代Linn旗艦,聲音沒有上世紀模擬黑膠浮 (軟盤)盤的軟,亦無最早期純數碼系統的硬,不斷革新下,脫胎換骨的Linn整體聲音已變得軟硬適中地脫俗清新,品味優雅的灑脫效果,一字以記之曰「爽」!

以嶄新Organik解碼架構為核心的Linn Klimax DSM組成這裡所見的音響系統,用於聆聽Janine Jansen以12支分別在1680-1734年製造的Antonio Stradivari拉奏不同古典音樂作品,有助透過Linn爽朗明快的不偏不倚聲音,完整呈現製於不同時期各支Strad的獨有特色。當中我特別留意Janine Jansen以那支名為Shumsky, Rode拉奏Tchaikovsky和Jerome Kern的作品,因為在1715年製造的這支小提琴,是Janine Jansen自2020年開始便一直沿用至今的製作,與其他接觸短時間後便隨即動手拉奏的11支Strad,多少始終都有點分別。純粹欣賞12支小提琴的獨有特色及效果當然同樣扣人心弦,因為在Linn的聲演下支支靚聲而演繹又精妙迷人,但要聽人琴合一效果,Janine Jansen以手上那支Shumsky, Rode演奏出來的作品卻特別入木三分,揮灑自如處就像呼吸空氣般泰然自若。不要忘記此碟還有由倫敦皇家歌劇院音樂總監Antonio Pappano助陣,以超卓鋼琴演奏手法與Janine Jansen作水乳交融的合演。雙劍合璧,有助讓我貼身感受今時今日的Linn究竟是如何透過嶄新技術,把整體音響效果昇華至另一境界!

Linn除了對弦音和琴鍵鳴響有著細緻入微的刻劃外,對陣容龐大的管弦樂作品同樣表現出眾。選來芬蘭年輕一代指揮Santtu-Matias Rouvali領導英國愛樂樂團現場錄音的《天鵝湖》,此碟播唱時間雖短,但在倫敦Royal Festival Hall內灌錄的音樂選段卻首首精彩,當中〈西班牙舞曲〉和〈拿波里舞曲〉兩段尤其表現突出,前者熱情奔放中帶旋律優美樂段,節奏感渾然天成又富歌唱性;後者小號Solo部份悠揚悅耳又狀態輕鬆,在Linn的聲效處理下音樂色彩特別豐富,流暢自然的表現,讓整體效果更覺活潑迷人,可見無論是個別樂器的原音再現還是營造陣容鼎盛大場面,Linn都手到拿來,能夠淋漓盡致地帶動出超凡脫俗的音響效果!



精於模擬的數碼專家

Linn Klimax 重播組合


文|大草


明年是英國傳奇音響品牌Linn創立50週年紀念,資深的發燒友都知道,Linn的創業作是Linn Sondek LP12黑膠唱盤,到了接近50 年後的今天,這一款用三支彈簧作懸掛副底盤(sub-chassis)避震的唱盤仍然在廠房生產。當然了,經過幾十年光景的製作技術和物料的持續進化,LP12的多項結構和零部件都不斷作出改良,例如副轉盤,軸承,機腳,臂板,底板,懸掛彈簧,強化底座,內置或外置控速/電源供應等等,每一代改良都會令重播音效有長足改善,效果立竿見影,所以多年以來LP12的用家一直有增無減。最令擁躉感到窩心的,是LP12的彈簧懸掛避震基本設計概念與唱盤的外型設計,依然堅持50年不變,這樣便會有種永不落伍的感覺。

雖然Linn是以製造模擬黑膠唱盤而名揚天下,而且歷史如此悠久,不過品牌的創辦人Ivor Tiefenbrun與現任揸弗人Gilad Tiefenbrun兩父子,不但不是思想傳統,墨守成規的音響人,相反,他們非常有遠見,早自2007年開始便已經認定數碼音響串流是未來音響重播訊源的大趨勢,Linn在2009年更宣佈不再生產任何CD機而改為專注開發數碼串流器材。由於擁有非比尋常的豐富製作經驗,所以Linn最新面世的Klimax DSM串流播放器/前級在本刋試音室發揮出高人一等的重播魅力,我有點覺得是理所當然,不過當Sondek LP12唱盤內置的Urika II數碼唱放,把Ekstatik唱頭檢拾到唱片坑槽內的模擬訊號轉換成數碼流,再傳到Klimax DSM進行解碼,那種清晰明亮,順滑流暢的高傳真重播效果,反而令我有眼前一亮之感。


重播Analogue Productions的兩套男、女聲精選The Wonderful Sounds Of Male / Female Vocals,聽Roy Orbison的〈Blue Bayou〉,Willie Nelson的〈Georgia On My Mind〉和Elvis Presley的〈Fever〉,這幾位天王級男歌手別樹一格的招牌唱控,蒼勁有力的超水準演繹與及演唱時的細節動靜,這兩套Linn Klimax都播得非常傳真傳神,歌聲肉緊到位,再加上伴奏樂器清晰精彩的彈奏,交織出令人感動的音樂畫面。到女聲Julie London的〈Cry Me A River〉,Holly Cole的〈Tennessee Waltz〉和Joan Baez的〈Brothers In Arms〉,試音室再一次迸發出動人女聲的過人魅力,Julie London的懶慵嬌嗲,Holly Cole的獨特嗓音,與及Joan Baez充滿控訴力的老練唱腔,Linn Klimax同樣播得出色,細節纖毫畢現,感染力非常強大,動聽度極高,若非事實擺在眼前,我根本想像不到我正在聆聽經過A/D轉換再經過解碼的模擬黑膠唱片訊號!播放小提琴和鋼琴小品,大動態的交響樂重播,與及「見龍卸甲」這一類大袍大甲的鼓樂,Klimax都有高水準的演繹,令到傳統黑膠重播忠粉的我都感到大開眼界,拍案叫好!



Klimax DSM 規格

■數碼輸入 : 光纖 x 1 / 同軸 x 2 / USB Type B x 1 / HDMI x 4 ■模擬輸入 : XLR 平衡 x 1 對 / RCA x 2 對 ■模擬輸出 : XLR 平衡 x 1 對 / RCA x 1 對 / HDMI x 1■其他端子 : Exakt Link x 2 / RJ45 x 1 / 光纖網絡 x 1 ■無線連接 : Wi Fi / 藍牙 ■支援音頻取樣率 : PCM 16bit - 24bit, 44.1kHz - 384kHz / DSD64, DSD128, DSD256 ■尺寸 ( W x H x D) : 350 x 126 x 350mm ■重量 : 16.4kg ■定價 : HK$ 350,000

■中國(包括港、澳地區)總代理:澤森音響. 0754-8712 4153 ■香港經銷商 : 音享坊.+852 2491 8298 / WhatsApp : +852 5219 8813


本文輯錄自【音響技術】2022年4月號第487期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翻印、網上轉載及節錄








Comments


​最新文章
市場動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