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uphase DP-770 SACD播放機金嗓子50周年紀念之作
- 音響評測
- Apr 15
- 6 min read

文 I 披頭
金嗓子上一次推出旗艦單體CD/SACD機DP-750已是2018年的事了;5年後的2023年才再推出新型號DP-770,應該是作為金嗓子成立50周年(1972 – 2022)的紀念版吧。之前我聽過A300單聲道放大器和E4000合併放大器,也是50周年紀念版,印象十分好,這部DP-770確令我有點想先聽為快的意欲!不過一直無事忙,到最近才終於有機會,一探這新型號的究竟。
外形無驚喜 一貫令人讚嘆
首先在外型上,金嗓子一向都不會有太大變化;DP-770有著旗艦級最精美的金工和木殼,雖然對金嗓子器材,我算是見慣見熟,剛開箱看到的DP-770仍讓我忍不住嘆一聲:「靚」!說真的,如此精美的造工,很多比它貴的Hi End器材,都會自愧不如。
DP-770的重量是位於同類器材的最前列之一,達28.5kg!金屬機箱的底座是厚達8mm的鋁,為整部機提供了一個超級穩固的基礎。其餘機箱部分亦屬厚料製作,當然少不得那超靚的木殼和香檳金的面板。除了金屬機箱的厚料,採用的零件好像變壓器、電容器等,都是不惜工本的,你很少會見到別家器材有如此大型的變壓器,而且共有兩隻,分別為模擬和數碼電路供電。
仍是重料製作 拾訊難以匹敵
機箱內佈局井然有序。左前方是電源供應,後方是模擬電路。模擬輸出端子,包括RCA和XLR都裝在底板上,然後直接穿出機殼背板,免卻接線。右邊是解碼電路,同樣把數碼輸入和輸出端子直出背板。這些端子有HS-LINK、同軸和光學(輸入和輸出),另亦有USB-B輸入。
中間後方就是兩隻大變壓器,有金屬殼作屏蔽。前方就是雷射拾訊組合,是金嗓子獨家的精密製作。現在還能自己製造雷射拾訊組合的廠家,買少見少了,而且似乎都是日本那幾間,包括Esoteric和Accuphase。前者曾有一段時期也向其他Hi End廠出售他們的拾訊組合,後來也停止了;金嗓子則從來沒有向外出售過。因此,要CD/SACD機擁有這樣精密設備的,只能求諸原廠了。
金嗓子的拾訊組合,又是一個大製作。或者你會問,真的需要如此重料嗎?別家簡簡單單,一樣可以達到拾訊的目的!不錯,目的是達到了,但還要顧及準確程度!這就非有一個製作精密的機械部分去配合了。金嗓子的這個組合,最矚目的是一個橋狀裝置,橫跨整個拾訊機械的頂部,給予它最高的穩定性,以防止內、外的震動。這座「橋」以往是灰黑色的,現在也轉為金色,更為耀眼了!這座拾訊組合的承腳也很講究,4只腳卻分別用兩種物料去做,以達最理想的吸震目標;金嗓子對其製作細節的認真程度,可見一斑!

多種輸入輸出 功能齊全
讀取到完美的訊號,接下來就是解碼。金嗓子用了ESS Technology的32bit Hyperstream Ⅱ DAC ES9028PRO晶片,並應用廠方的MDSD (Multiple Double Speede DSD)技術,每聲道以8枚DAC並聯,把其總結電流輸出連接至I-V轉換器,配上另一獨家技術ANCC (Accuphase Noise and Distortion Canceling Circuit,再輸出為模擬電壓。中間沒有經過DSD轉PCM的過程。金嗓子聲稱這技術使能有效消除高頻噪音,尤其是微弱訊號的噪音;更能減低失真,提高線性等的功效。從規格數字上看,上一代DP-750的總諧波失真是0.0005%,訊噪比是-120dB;DP-770的數字則是0.0004%和-121dB。表面上看,好像進步很小,但實際上,由本身已經很難得的數字再作提升,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DP-770還可調節輸出訊號的強弱,即是說它的輸出可以直入後級;也有可自行編排播放次序。這兩個功能在早期CD機都屬常見,反而在後期的Hi End機都消失了。我認為它們能為應用上提供不少方便。最後金嗓子的4隻高碳鑄鐵機腳的吸震與防震能力都很有效,大可省回另購機腳的預算。
人聲無得輸 空間層次佳

聽人聲一向是金嗓子的強項,我就先試一首Julie London唱的“Cry me a River”,是〈Wonderful Sound of Female Vocals〉專輯中的第一首。DP-770不負老金盛名,人聲甜美之外,真實感非常高,Julie London的懶慵、憂怨、嬌嗲的聲線,聽得人都溶化了。甜美與真實,並不容易兩者兼得,這個老錄音做得到,DP-770也做到了!加上那台鋼琴彈出那個年代的節奏,滲出一種老舊的情懷,如果器材速度太慢,很容易會聽得懨懨欲睡。DP-770可說是恰到好處,快得來細節清楚,不會「立」,亦不會令人感到太「爽」,保持了那種陳年舊味,真是令人聽得入神!

接下來聽了幾張古典專輯。首先是德伏扎克的第9交響曲,「新世界」,Kertesz指LSO,是Decca的ffss再版SACD。開始時雖然聲音很小,但已感覺到那優異的空間感,隨後發展到更多其他樂器的加入,那空間感更強了,而且前後的層次亦很清晰,闊度拉得很開,很能展現大樂團的陣勢!定音鼓不算很強勁,起碼比起Kertesz另一著名「新世界」的VPO版本相對較弱,DP-770能把它的位置清楚地「放」在較後的位置。如果分析力不好,大多數會變成一片模糊,沒有定位!
鋼琴、小提琴真實感強勁

聽王羽佳的拉赫曼尼諾夫第二鋼琴曲,這次我的注意力放在鋼琴上。我聽到她那驚人的力度!以一個像她那樣相對嬌小的身軀,卻能發如此強大的力量,我用「驚人」二字絕不為過。DP-770把琴弦受到重力敲擊的爆發出來的聲音,準確地重現。在快速的樂句,每粒音符都分得清清楚楚,全無混亂;隨演奏者的意念,餘韻有時在空氣中迴盪,有時又嘎然而止,刺激無比。鋼琴聲我一向都認為很難播得好,DP-770令我寫個「服」字!

然後我又試了Ricci拉“Introduction & Rondo Capriccioso”,是Decca的另一張ffss再版SACD。Ricci的技藝無需多言,他的起承轉合,在這首聖桑的曲子裡,非常的引人入勝。DP-770播出來,又是像它的強項人聲一樣,帶點甜味,但又不過分,聲音很真切,松香味樸鼻而來!當然,那只是弓與弦磨擦所引發的聯想!中間管弦樂團爆出幾下強奏,又再表現DP-770的反應,收放自如。
爵士樂顯示爽朗特性

Accuphase自己有試音碟,我就試了它的第7輯。第一首是柯普蘭的 “Fanfare for the Common Man”。這是銅管樂的炫耀時間,一開始的大鑼和鼓先聲奪人,然後是硬朗、亮麗的號角,精神抖擻;接著其他銅管加入,一字排開的陣勢,有如目睹;DP-770把銅管之聲重播得極為璀璨,氣勢如虹,結尾特別令人興奮萬分!
第2首是歌劇〈茶花女〉著名的「飲酒歌」。我特別要聽這首歌,是想試試DP-770的古典聲樂表現。它當然沒有令我失望。比起“Cry me a River”那種「爢爢之音」(沒有貶意!),美聲唱法的雄渾,大異其趣!DP-770完全能表現出歌劇歌唱家的巨肺本色!
第12首 “How am I to Know”是一首口琴曲,伴以鋼琴、色士風、Bass和爵士鼓,以五重奏形式演奏。口琴音色變化頗多;爵士鋼琴和古典的又是不一樣,比較短促、輕盈;Bass很清晰,不混濁。
再來一首 “Glorious Disco”,以低音電結他主奏,節奏感強勁,那種Bass Guitar的彈跳力,非常有活生感,好像看到樂手一面彈,一面在搖頭擺腦。除Bass Guitar,還有其他樂器,如結他、鼓、和聲等,不過低音結他太突出了,其他都變成綠葉。用這首試DP-770的彈跳力並不比打鼓差。

結語:

離開試音室前,我又聽了今年「2024原音精選」的SACD,內容可謂包羅萬有,中、外、古、今;流行、古典;爆棚、抒情;男聲、女聲、樂器聲,應有盡有;靚錄音配靚器材,高級享受也!說回器材,這次配DP-770的有,Kondo G-700i前級,Dan D,Agostino Momentum M400 單聲道後級推丹拿鉑金證據喇叭,還有最發燒的線材!我曾問大草兄,以這樣頂班器材,配什麼機也不會衰聲到那裡吧!不過草兄回應說,如果CD機好,配上好的器材便能盡量發揮它的優點;如果CD機未夠班,頂級器材亦會暴露它的缺點。有道理!十萬頭的DP-770比起上述器材,仍屬中價,但它面對強勁夥伴,仍處處表現出它超班的實力!
規格:
■數位輸入:HS-Link x1;同軸x1;光纖x1;USB type B x1■數位輸出:HS-Link x1;同軸x1;光纖x1■類比輸出:RCA x1;XLR x1■支援最高解析率:PCM 32bit/ 384KHz;DSD 256■頻率響應:0.5 to 50,000Hz +0, -3.0dB■總諧波失真:0.0004% (20 to 20,000Hz)■訊噪比:121dB■動態範圍:117dB■聲道分離度:118dB (20 to 20,000Hz)■尺寸:477 x 156 x 394mm ( W x H x D)■重量:28.5kg■零售價:HK$127,300
■總代理:House of Music Group.37055908
※ 本文輯錄自【音響技術】2025年1月號第520期 ※
●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翻印、網上轉載及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