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Constellation Inspiration 2 靈感系列二代Preamp 前級 + Mono Amp 單聲道後級冷靜藏不住熱情 低調蓋不過奢華

文︱祖兒


有「夢幻設計師團隊」之稱的美國 Constellation Audio 成軍僅十數年,相較許多資深品牌或許只是初生之犢,但它的創辦人兼 CEO Dr. Murali Murugasu 卻不這麼認為,2009 年成立的 Constellation 一出手就要「打大佬」,首推的已是頂級 Reference 系列,當中包括 Altair 前級與 Hercules 單聲道後級。這部 Hercules 驚人之處是機如其名擁有 1,000W (8Ω) 的強悍輸出功率卻同時具備優美的單端放大音色,其核心部分是一個 125W 的單端式放大模組,Constellation 以多個模組合併的方式來提升功率,從而達到既有強大輸出又有單端音色的效果。Hercules 的出現足夠證明 Constellation 並非一頭小牛犢,而是大老虎!


Constellation Audio 創辦人兼 CEO Dr. Murali Murugasu


群星拱照 匯萃精英

Constellation 設計團隊成員多達十餘人,每位都是獨當一面的設計大師,包括曾替 Mark Levinson 設計過 JC2 前級的模擬線路大師 John Curl,以及 Audio Alchemy 的創始人兼首席電子設計工程師 Peter Madnick。全因擁有一班星級精英助陣,Constellation 的產品線在短短幾年間已經相當完善,除了頂級 Reference 系列外還有中堅 Performance 及 Revelation 系列,以及較接地氣的 Inspiration 系列。不過,Constellation 並未滿足於現有成果,反而對旗下產品的聲音仍要雞蛋裡挑骨頭,希望從細緻度、訊噪表現及瞬態反應等各方面加以改善。


砍掉重練 推倒重來

發燒友都心裡有數,音響器材中最直接影響音色的一環就是電源系統,而我們日常用到的一般都是線性電源 (Linear Power Supply) 或開關式電源 (Switching Power Supply) 兩大類,前者在音響器材中早已被廣泛使用,而後者在音響器材中卻寥寥可數,因為普遍認為開關式電源未夠高端,並且工作時會產生高頻噪音,不利於音響系統。


事實上 Constellation 的成名作 Hercules 都是採用傳統的線性電源,直到公司發展理想,Murali Murugasu 希望產品有新突破,於是有工程師建議改用開關式電源系統,Murali 聽後當堂耍手擰頭,心想自己雖不是工程師,但好歹也是個玩了四十多年音響的資深發燒友,說穿了就是連他也戴著有色眼鏡看待開關式電源。幸而 Murali 並非蠻不講理的老闆,經過工程師對此的一番解釋後,Murali 姑且放下偏見,以科學態度重新審視開關式電源;不過,這也意味著 Constellation 要將固有技術砍掉重煉,著實需要無比決心和勇氣。


線性 vs 開關

一般線性電源的工作原理簡單說就是變壓、整流、濾波三部分,講究的更會加上穩壓。當電流到達器材時,先會由電源變壓器將 220V 市電轉為內部線路所需的工作電壓,然後通過整流器將電壓轉為合適的直流電壓,不過因為輸出電壓中的交流成份無法完全消除,因此就會出現漣波 (ripple),故就要加入濾波電容將漣波過濾掉。線性電源的優點是結構簡單,而缺點是它需要一個龐大的變壓器,如果需求電流愈大,火牛就要繞得愈巨大,我們常見的大環牛體積之所以造得又重又大其實並不是為了好看的,而是因為不得不造成這般大和重。


至於開關式電源就是利用電子開關器件,如電晶體、場效應管、矽控整流器等通過控制電路,使電子開關器件不停地做出「導通」和「關斷」動作,讓電子開關器件對輸入電壓進行脈衝調製,藉此輕易地達到所需的電壓變換。由於開關式電源可利用電感元件儲能,所以便可於不使用變壓器、不需浪費太多能量的前提下做到自動穩壓及改變輸出電壓,輸出更可以比輸入電壓還要高,即是既可升壓也可降壓,甚至可反轉電壓的極性產生負電壓,是傳統線性電源不能達到的。


然而開關式電源亦有它的缺點,就是其結構相對較複雜,而且因應不斷高速開關所產生的高頻及雜訊,必須要有完善的濾波系統才能解決問題,成本高並且對廠商的技術要求也高。不過只要解決這些問題,開關式電源那既準確且源源不斷的電源不就是發燒友夢寐以求的效果嗎?



全線升級「2.0」版

Constellation 耗資近十年將整個電源系統徹底升級,成功研發出自家的開關式電源系統 Constellation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y (C-SMPS),克服了開關式電源的種種問題,換來無限制的充沛能量供應。Constellation 更對自家的 C-SMPS 胸有成竹,甚至不忘一出手就要攻頂的初心,第一時間就將 C-SMPS 應用於最新旗艦 Statement 系列後級之上,需知這是比現役 Reference 旗艦系列還要高級的機種。還好 Constellation 也不吝嗇,原來在開發新電源期間已同時啟動將全線產品升級至「2.0」版本的計劃,包括曾是頂級的 Reference 以及入門級 Inspiration 系列都通通受惠,新版本亦於去年中開始陸續曝光。


2024年底出台的 Inspiration 2系列共分為四個型號,包括 Integrated Amplifier合併式擴音機和 Stereo Amplifier 立體聲後級,還有今次測試的 Inspiration 2 Preamplifier前級+ Inspiration 2 Mono 單聲道後級。驟眼看 Inspiration 2 系列與上代外形相若,同樣走沉實路線,不過新版本也換上一身新衣裳,改用了瑰麗的香檳金而非舊日的銀灰色。除都改用上 C-SMPS 開關式電源外,Inspiration 2 在訊號路徑方面都作出了調整及優化,而整個音頻電路的結構不單承襲自頂班的 Reference 2,並且更採用了相同的增益模組,骨子裡同樣散發著奢華魅力。



真.雙單聲道設計

Inspiration 2 Preamp 的左右聲道及電平放大模組均以鏡像對稱方式設計,包含人手配對的超低雜訊晶體管;此外,左右聲道的輸入與輸出端都各自設於其聲道放大電路上並分別裝置於機背左右兩側,廠方稱這種佈局才是真正的雙單聲道,不像好些機種般雖然是左、右聲道獨立,但輸入與輸出卻被組合於另一組線路上,自然亦增添了干擾。至於音量方面 Inspiration 2 前級採用了數碼式控制的梯形電阻音量控制器,比傳統電位器有較佳的精確度及透明度,有助提高訊噪比,不過筆者反而覺得它太過靈敏,且音控旋鈕的製作更滑不溜手,稍微一碰都會馬上反應過來,需要時間適應。


廠方稱改用了 C-SMPS 電源後 Inspiration 2 系列的輸出功率大了 20%,訊噪表現比線性電源低了 20dB,著實相當驚人;而在 Inspiration 2 Mono Amp 後級之上還具有 Constellation 旗艦的放大技術“Balanced Bridge Topology”「平衡橋接電路」來提升訊噪表現。傳統放大線路會將訊號電波分成正/負各半波形來放大,一般機種會採用 N-type 電晶體來放大正半波訊號、P-type 電晶體處理負半波訊號,Constellation 的「平衡橋接電路」就一概用上 N-type 電晶體來放大正負半波,杜絕兩個訊號之間的誤差,讓訊號達至平衡對稱。


Inspiration 2 Mono Amp 後級共有三組輸入,兩組 XLR 及一組 RCA,當中的兩組 XLR 又分為“BAL”和“DIRECT”,前者是一般平衡式放大連接,後者則是專為 Constellation 前級接駁的“Constellation Link”介面,用意是可直接繞過後級的輸入級放大電路,以獲得更通透潔淨的音色。雖然以“DIRECT”接駁時音量會小了 6dB,但在我們的實試比較時覺得在“DIRECT”接駁下音色較為線性,背景更明淨,故在往後的測試中也全數以“DIRECT”接駁。



如絲幼滑 清澈透明

訊源是四件頭的 CH Precision D1.5 SACD / CD 轉盤、C1.2 解碼器、T1 時鐘和 X1 電源供應器,揚聲器是本刊駐場的 Dynaudio Evidence Platinum,先聽《Heartbreak - Romantic Encores for Violin》SACD 來試 Inspiration 2 的分析能力,此碟難播之處是弱音細節雖然豐富,但如果器材分析力不足會難以發掘,音效更會顯得平平無奇,相反若器材擁有超高的訊息鑽探能力,就能捕捉到 Elissa Lee Koljonen 演奏技巧的一點一滴。〈Nocturne in C-sharp Minor, Op. posth. - Frédéric Chopin (1810-1849)/ Milstein〉,琴腔共鳴和擦弦聲音清澈透明,弦音如絲般幼滑,音色之逼真讓我秒速已投入到音樂現場,諧和的音色讓我有聽單端機的感受。Elissa 的弓法、速度與力度勻有細膩的描繪,催淚的提琴配合 Robert Koenig (Piano) 揪心的鋼琴彈奏,使人聽後久未能舒懷,Inspiration 2 前後級這份讓人心碎的感染力實在厲害。


爆發力拳拳到肉

《炎黃第一鼓》24K 金碟,Inspiration 2 的激昂氣勢猶如萬馬奔騰叫人大呼過癮,在急勁而激蕩的密集鼓群中仍能清楚還原鼓腔共鳴與大小比例,開關式電源最大賣點是用之不竭的能量,對 Inspiration 2 而言播放〈鼓詩〉簡直是它的強項,動力一浪接一浪,拳拳打臉的肉緊程度但又可以收放自如,爆發力確讓我驚歎,0-100 極速反應快得連秒針也捕捉不到,我不禁想要達到此等程度的狠勁能量,用線性電源的話變壓器需要多大才夠?


播《伊豆之舞女》SACD,深沉的大牛筋充滿韌力與彈力,鏗鏘的鍵琴與隨之而來那輕柔飄渺的餘韻泛響,海量的訊息瀰漫空氣之中,人和樂器之間似是零距離。木村浩子的演唱技巧在 Inspiration 2 中纖毫畢現,喉底聲及鼻腔共鳴都播得細膩傳神,這是以高分析力來營造出立體感的完美示範,難得的是 Inspiration 2 的音色並沒有因為分析力高而顯得冰冷或單薄,反之在音樂聲中更流露著熱情,無添加自我個性但又不會讓人感到淡而無味。


換揚聲器再聽一次

在試聽 Constellation Inspiration 2 時剛好遇上另一對揚聲器:PEAK Sonora 送測,既然它與 Dynaudio Evidence Platinum 風格迥異,心想何不藉此機會再試 Inspiration 2 在配搭另一對揚聲器下會有何表現?於是馬上動手接上 Sonora 並重播《伊豆之舞女》,大牛筋依然充滿彈力與份量,不過人聲一出就讓筆者嚇了一跳,在頭幾句歌詞中:「…可愛的伊豆舞女提著小鼓,走過的狹道旁盛開著白花…」我聽到木村浩子唱歌時咀角含著笑意,Inspiration 2 與 Sonora 配合下感情的演繹竟可如此入木三分。再播〈鼓詩〉,沖擊力、鼓聲份量都與 Evidence Platinum 旗鼓相當,都能清晰呈現群鼓的擺位,不過 Evidence Platinum 的速度感稍強,聲音在分析力及訊息量方面落墨較重,但兩種音色只在取向之分並無高低可言,我都喜愛。最後再播〈Nocturne in C-sharp Minor, Op. posth. - Frédéric Chopin (1810-1849)/ Milstein〉,提琴的松香味濃,音色更見圓潤優雅,百轉千迴的拉奏技巧更顯哀婉纏綿,令人驚訝外表剛強的 Inspiration 2 Mono 後級竟有如斯柔情似水一面。



總結:

個人認為用「理性」一詞來形容 Constellation Inspiration 2 Preamp + Mono Amp 的音色未夠貼切,「理性」可以是背棄現實的,但 Constellation 的聲音卻是這麼的完美,純粹而真實。


我已被 Constellation Inspiration 2 那如同單端機般的線性音色所迷倒,它既擁有超高分析力,同時也有如絲似絹般的人聲與弦樂效果,更重要的是所有聲音都如此渾然天成全無雜質,讓你能更深入了解自家系統的真正聲音。好像今次我們在相同的配置下只更換了兩對特性不同的揚聲器,換來了不同味道但又各具吸引,而且兩對揚聲器的優點都能憑藉 Inspiration 2 顯露無遺,或許這才稱得上是控制力。


Inspiration 2 Preamplifier 前級規格:

■輸入:XLR x 3,RCA x 3,USB (只供控制用途)■輸出:XLR x 2,RCA x 2,12-Volt Trigger■總諧波失真 + 噪聲:0.001%, 20Hz - 20kHz @20V 輸出■訊噪比:>-105dB, A weighted■音量控制分辨率:0.5dB (0dB to -90 dBFS)■輸出阻抗:50Ω■淨重:11.5kg■尺寸:432W x 381D x 140H (mm)■售價:HK$132,000


Inspiration 2 Mono 單聲道後級規格:

■輸入:XLR x 2 (1 Constellation Link),RCA■最大功率 8Ω:500W / 4Ω:1,000W■輸入靈敏度 8Ω:17.8V direct i/p, 3.5V non-direct / 4Ω:16V direct i/p, 3.5V non-direct■頻率響應:10Hz - 80KHz +/- 0.05dB■阻尼系數:80■淨重:19.5kg■尺寸:432W x 483D x 216H (mm)■售價:HK$290,000(一對)


■中國 (包括港、澳地區) 總代理:昇和影音有限公司.電話:(852) 2314 0811



※ 本文輯錄自【音響技術】2025年2月號第521期 ※

●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翻印、網上轉載及節錄 ●

​最新文章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