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Esoteric Grandioso E1具備MM、MC與Optical唱頭放大的全功能唱頭放大器

ree

文︱鍾啟源


日本Esoteric在籌備慶賀公司成立35周年時,把研發目標擴展至模擬訊源處理系統的黑膠唱盤上,推出讓人耳目一新的Grandioso T-1,這是Esoteric前所未有的嶄新嘗試,目標鮮明,就是要在Grandioso系列各型號都已經相繼進化成新一代機種後尋找新方向,另闢蹊徑拓展與現存系統相關但卻並非完全相同的新業務,讓Grandioso覆蓋範圍更加廣闊巨大。


Esoteric在2022年把這個目標達成後,工作團隊立即開始進入與模擬訊源關係密切的另一階段產品研發,經三年廢寢忘餐不斷努力下,成果終於出現在眼前所見的這部Grandioso E1唱放上。



把音訊處理擴展至模擬領域

緊隨Grandioso T-1足跡進行研發的Esoteric Grandioso E1,最惹人注目的地方來自三大重要元素。首先,Grandioso E1除了採用主機和電源分開的兩個獨立機箱設計外,還具備傳統MC動圈和MM動磁唱頭與及近期大熱的Optical光學唱頭輸入三者全部對應的高度靈活性,且此作更特別增設在上世紀黑膠唱片興盛時曾經出現,但卻早已經被遺忘的平衡電流輸入功能在其中,三者相加,使Esoteric這部唱放以多元化功能和突破性技術震懾音響界,正好與擁有全球首創Esoteric MagneDrive系統的Grandioso T-1互相輝映,各自都以獨豎一幟的系統在模擬音頻領域上盡領風騷,成為Esoteric Grandioso指往另一方向的又一生力軍,現在不妨就從其分體供電和機身結構開始進行技術解剖!


內藏四組獨立供電的分體電源

沿著Grandioso T-1的軌跡系統化地向著模擬音頻領域進軍的Esoteric Grandioso E1,方針不變地與Grandioso其他成員同樣應用多層結構的高強度鋁合金機箱,內部採用三維機身的結構,把不同功能的電路,各自裝嵌在分層處理的鋼板上,務求把物理性和電氣性干擾減至最低,與此同時,亦把E1的音訊電路主機,與供電及機能操控電路徹底分開成兩個獨立機箱,供電組與主機需要使用三組專用供電線把兩者相連才能發揮作用,而機箱頂部與慣常一樣沿用Grandioso半懸浮結構,至於機腳自然採用原廠專利,結合鋼錐和鋼墊的組合式結構,能有效把任何震動隔離並拒於機箱之外。


為了確保Grandioso E1聲音純淨,Esoteric 特為E1的供電系統內設四組獨立電源,雙單聲道電路結構編排的MC和MM唱放組,配備左右聲道各自獨立的環形電源變壓器和整流系統,而光學唱放和功能控制電路同樣擁有兩組各自為政的獨立供電,配合精密編排的分層結構,把變壓器和供電電路分別置於不同層級的鋼板上,獨立分開的四組隔離供電,有效杜絕電路間相互干擾。


ree

分體主機專心致志訊號放大

務使Grandioso E1主機心無旁騖地把功能全面集中到音訊處理和放大部分,Esoteric把具備監控各項機能和屏幕顯示的邏輯控制電路巧妙融入到獨立的供電機箱中,如此安排既與主機物理性隔離,亦收與音頻電路電氣化隔開之效。與此同時,為了應對傳統和光學兩類唱頭不同特性之餘同時避免相互間存在干擾,Grandioso E1機身左側的高精密電路,專心致志於MC和MM唱頭的訊號處理和放大工作,且分成上下兩層,獨立針對左右聲道,至於全力負責光學唱頭的另一組獨立用於光電訊號的放大電路則位處機身右側。細心留意,就會發覺這兩組針對不同類型唱頭的唱放電路,各自裝嵌在多層結構的不同鋼板上,把抗震防干擾優點理想發揮。


ree

特設三組電流輸入

兼容電訊號和光學唱頭的Grandioso E1在訊號傳輸安排上,以獨立一組RCA輸入對應光學唱頭的獨特工作需求,原因光學唱頭需要的放大和均衡處理系統和電訊號唱頭不同,因此,Esoteric特為此設置光學唱頭專用電路,務使光學唱頭可藉此優勢盡展。


與此同時,Esoteric亦為電訊號唱頭在慣常應用的電壓輸入方式之外,新增獨特的MC平衡電流輸入,原因動圈唱頭的電流輸出其實遠比動磁唱頭大,運用得宜,能有效把動圈唱頭的真正潛能釋放出來,相反,若動圈唱頭使用傳統電壓輸入方式的話,便只能夠獲取相對細得多的mV電壓,往往因此需要借助後續器材作出高倍訊號放大,訊噪比會因此降質,訊號受到電阻影響亦會損耗和流失,阻抗匹配失誤更會導致音質改變。因此,電壓輸入與電流輸入在效能上難以相比。而且,電流輸入更不必擔心動圈唱頭和唱放的匹配問題,確保從動圈唱頭獲得最佳聲效,是Grandioso E1特為動圈唱頭設置三組XLR平衡端子接收電流輸入的原因。



MM和高輸出MC唱頭都合用

當然,Esoteric為讓產品保持一定靈活性,不忘為電壓輸出較動圈唱頭高得多的動磁唱頭設計合適電路,這方面的訊號輸入以分立式前級唱放作平衡放大,與平衡電流輸入共享優質電路設計帶來的高音質,而且,阻抗和容抗都可以根據所用唱頭不同進行相關調校,使這組RCA電壓輸入除迎合動磁唱頭使用外,亦適用於高輸出動圈唱頭,一舉兩得。考慮到方便用家,Esoteric特為Grandioso E1炮製雙面遙控調控,各項功能都可以輕鬆透過這特製遙控操作。井井有條的按鍵安排,讓對應不同唱片公司的EQ均衡曲線和轉換不同輸入輸出功能都易如反掌。


ree

① Dan D’Agostino Momentum C2 + Momentum M400 MxV


ree

② HSE Masterline 8 + Momentum M400 MxV


ree

③ HSE Masterline 8 + Goldmund Telos 2800


以三套組合進行性能檢測

今次揚聲器是本刊參考用的Dynaudio Evidence Platinum特別以三個不同前後級配搭為Grandioso E1進行音效測試:


以上三個不同組合中,每套各擅勝場,個人則較喜歡HSE Masterline 8 + Momentum M400 MxV的組合。由於聲效表現部分有其他兩位兄弟幫助詳細交代,這裡只講解一下應用上要留意的地方。


首先,個人感覺使用Grandioso E1唱放的話,應用動磁唱頭的比例,相信遠比動圈唱頭的人數少得多,原因動圈唱頭擁有較輕盈的線圈檢拾結構,有利於從黑膠唱片獲取更全面的音樂訊息。不過若真的有需要使用動磁唱頭的話,把RCA輸入切換到RCA-MM再從100pF, 220pF, 320pF為動磁唱頭進行容抗對應選擇,阻抗則定值在47kΩ。而應用同一組RCA輸入但改用動圈唱頭的話,舉例我們應用Ikeda Akiko的場合,除需轉往RCA-MC輸入外,亦要根據Akiko的6Ω(1kHz)線圈阻抗把E1的阻抗值調校,E1的阻抗高低選項有10Ω, 50Ω, 100Ω, 200Ω和560Ω共5個。但無論如何,我始終感覺電流輸入效果較佳,因此,最終還是改以XLR唱臂線連接Grandioso E1,採取電流輸入功能進行測試。


E1設有RCA和XLR兩類輸出,由於HSE Masterline 8僅得XLR輸入,而且是屬於2正3負的設計,因此除了選擇XLR輸出外,還得調校2正3負這一個選項。不過若前級的XLR輸入屬於2負3正的話,那麼輸出就有需要轉為2負3正才合適。至於是否選用Esoteric獨有的ESLA(ES-Link Analog)電流傳輸技術呢?由於今次所用兩部前級都並非Esoteric的產品,所以ESLA並不適用。



必須特別留意,調校上所指的XLR 2和XLR 3是指模擬音頻平衡輸出,並非意指音頻輸入的XLR 1、XLR 2和XLR 3,不要把輸入輸出兩者混淆,否則會自亂思緒,亂了陣腳便難以正確操作。而無論是XLR 1、XLR 2和XLR 3,這三個音頻輸入都可以經由Grandioso E1的用家利用Menu 2自行調校和決定應用那種模擬平衡輸出方式,以應所用前後級放大器不同而進行恰如其份的取捨。


ree

多種EQ均衡曲線選擇

Grandioso E1預設RIAA、Columbia、Decca、NAB、Teldec、AES合共六種對應各唱片公司不同時期的獨有EQ均衡曲線可供選擇,除了以RIAA滿足近這數十年來面世黑膠唱片的重播需要外,對於在RIAA尚未成為唱片製作標準的經典黑膠唱片也能夠有效對應。而為了讓E1能夠對應遠古年代黑膠唱片或滿足特殊黑膠唱片的各種製作需要,Esoteric還特為Grandioso E1設有四個用家自訂的EQ均衡曲線預設選擇鍵,用家因此可以靈活透過E1提供的L.LMT(Low Limit)、T.OVR(Turnover)和R.OFF(Roll Off) 自訂這方面的EQ均衡曲線方案。Esoteric Grandioso E1在這三方面的預設值分別為50Hz、500Hz和-13.7dB,黑膠迷可以根據不同年代的黑膠唱片,向這三方面進行調校,迎合不同唱片公司不同年代33、45、78轉黑膠唱片的特殊EQ均衡曲線重播所需,絕對是擁有大量古董和稀有黑膠唱片樂迷的福音。


ree

震懾人心的表現力

實際聆聽時,我都會把Subsonic設於Off,避免不必要地把16Hz以下的頻率濾除,而且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按DEMAG(Demagnetization)鍵為唱頭去磁。聽過不同類型唱片後,發覺Grandioso E1聲音相當精細,音樂中任何細節變化都盡收耳底,豐富訊息量使各類微弱聲音纖毫畢現,立體空間感之強,讓歌者和樂手位置呼之欲出地如在面前,晶瑩剔透又富速度感的凌厲聲效,令古典音樂的動態變化,巨細無遺地完全捕捉,然後再栩栩如生表現出來,其中重播《ESPAÑA》這張直刻黑膠唱片時,就連曲與曲之間各樂手的掀譜聲亦悉數顯露,樂曲進入高潮部分時的龐大動態,毫無保留地帶動出山搖地動效果,而且無論是使用DS Audio光學唱頭還是Ikeda Akiko動圈唱頭都有類似感覺,顯微鏡的高分析力把音樂中微動態滴水不漏地完全捕捉,其中運用Grandioso E1獨豎一幟電流輸入時,所現聲音除了一如光學唱頭般晶瑩通透外,樂器和人聲質感亦份外強烈,感動人心的扣人心弦效果更覺優勢盡展,使所現聲音益發抑揚頓挫富感染力,效果之佳令人佩服!


ree

總結:

釋放MC頭驚人電流能量

MC 唱頭使用比 MM唱頭更細更輕的線圈,以保持震動系統更輕盈的訊號拾取結構,能因而捕捉到更細緻的音樂細節,不過,電壓輸出卻因此只有約為一般 MM 唱頭的 1/20。然而,MC 唱頭因其低阻抗線圈及震動系統和外部的強力磁鐵,能夠輸出比 MM 唱頭高得多的「電流」。換句話說,MC 唱頭類似一種發電機,擅長以「電流」而非「電壓」形式提供電力。


在傳統唱放設計所應用的電壓輸入情況下,原本充沛的電流會被負載電阻轉換成微弱的電壓訊號,因此會產生各種問題,例如因後級放大器需要高倍數放大而造成訊噪比下降、電阻會造成損耗,與及因阻抗不匹配而出現異於平常的音質特性改變。另一方面,MC 平衡電流輸入還可以讓 MC唱頭的高功率 (高電流) 直接饋入分立式放大器,帶來更具效率的訊號擷取且無訊號損耗的訊號傳遞。此外,透過把 MC 唱頭線圈的兩端 (+/-) 輸入平衡放大器,可以提取無雜訊的音樂訊號,配合透過在增益零件中使用原本設計用於電流放大的電晶體,讓E1能夠完美無瑕達成電流輸入的合理設計方案。今次一聽,發覺Grandioso E1除能藉著這項設計釋放MC頭驚人能量而無瑕帶動高度傳真音效外,其能夠兼容愈來愈受到巿場注目和接納的光學唱頭之功能,毫無疑問把聲效超卓和功能強大兩大優勢兼收並蓄!




Esoteric Grandioso E1 黑膠復興.MC 復興

ree

文︱祖兒


光電唱頭的推出無疑是黑膠唱盤界的一枚震撼彈,筆者認識不少聽過光電唱頭聲音的發燒友都即時被它俘虜,即使未至於要馬上將手頭的所有 MM / MC 唱頭作「恐慌性拋售」,也打算盡量「減持」並考慮加購光電唱頭作轉會準備。


去年 Esoteric 推出一部震撼業界的重量級黑膠唱放 Grandioso E1,原意是搭配旗下的頂級黑膠盤 Grandioso T1,不過一眾注視的相信是它涵蓋了 MM / MC 以及具話題性的光電唱頭放大器。兩個月前 TEAC 株式會社高級音響事業部部長加藤徹也,聯同海外營業、販賣促進部副部長町田裕之及海外營業課代表海老根陽平等一同來港為新旗艦 Grandioso E1 護航,當時本刊獲代理 DCH 邀請試聽,席間我們初步聽到 Grandioso E1 的 MC 與光電唱頭放大的即時比較,兩者效果可謂旗鼓相當,筆者更對 Grandioso E1 的 MC 平衡電流放大音色一聽難忘。


MC 平衡電流放大技術

Grandioso E1 的 MC 放大其實大有文章,原來除了傳統的電壓式訊號放大模式之外,還加入了廠方自家研發的「MC 平衡電流放大技術」。我們知道傳統 MC 放大方式是以黑膠唱片坑紋帶動唱針產生振動,再將振動傳到針尾線圈來產生電流 (音樂訊號),然後經過負載電阻轉換成微小的電壓 (一般只有 0.2至0.5mV) 再輸送到放大器去。唱放的工作就是要將這個微小的電壓進行倍數放大,不難想像,過程中會大幅降低訊噪比,並造成一定程度的失真,且負載電阻也會導致訊號損失及產生阻抗配對等問題,只是我們好幾十年來也都是一直接受這種 MC 放大模式。至於 Grandioso E1 的 MC 平衡電流輸入就是直接接收來自 MC 線圈中的「+ / -」兩極電流進行訊號放大,以求達到最完整、最純淨及低噪訊的傳輸效果,不單比傳統 MC 放大更直接,而且能無損耗地提取音樂訊號,亦沒有了唱頭阻抗配對問題,使 MC 唱頭的發電能更有效率。


不過話說回來,其實 Esoteric 並非第一個採用 MC 電流放大概念的廠家,就如其副部長町田裕之所說,70 年代 Yamaha 已推出過類似的電流放大技術,不過今次 Grandioso E1 就以此為概念,當中的 MC 平衡電流放大電路無論是設計及製作均是 Esoteric 自家一手包辦。


電壓放大 vs 電流放大

Grandioso E1 的真身終於到達本刊試音室,這次試聽我會集中於它的 MC 放大部分,包括傳統式電壓放大及 Esoteric 獨有的平衡電流放大,至於光電部分則由本刊主筆 Keith 另文介紹。試聽時用上駐場 TW Acustic Raven LS 黑膠唱盤,Ikeda Sound Labs IT-407 SS 唱臂配同廠 Akiko MC 唱頭,臂線方面分別用上 Thales Phono DIN 180°-XLR 及 DIN 180°-RCA,而切換 Grandioso E1 電壓與電流放大的方法極簡單,只要以 RCA 方式接駁就是傳統電壓放大,而改用上 XLR 接駁就是它的電流放大。由於電流放大無需調校阻抗,用家只需按自己唱頭及前級的增益幅度來微調一下就可以,至於電壓式 MC 放大就需要在 10、50、100、200、560Ω 之間因應唱頭阻抗來設定,此處我們的設定是 200Ω。前後級方面是 Dan D'Agostino Momentum C2 和一對 Momentum M400 MxV單聲道後級,揚聲器為 Dynaudio Evidence Platinum。


技術性擊倒

ree

先以電壓放大來試播《Nils Lofgren - Acoustic Live》45 rpm LP 裡的〈Keith Don't Go〉,結他弦線具有光澤,音色充滿 Esoteric 一貫清澈爽朗的特質,弦線彈動具速度,彈奏的大小力度掌握相當細緻,Nils 的聲音有著厚潤的承托,人聲充滿血肉。改用 MC 平衡電流放大模式,毫無懸念在 Grandioso E1 之上其效果是徹底輾壓傳統電壓放大的。首先是大幅提升了底噪的表現,其安靜程度甚至可以讓你放心將音量旋鈕不住調大。另方面是清晰度的提升,音色聽感就如撥開雲霧見清天般,〈Keith Don't Go〉中的弦聲更見鮮明聚焦,Nils 的運聲強弱更加飽滿突出,聲線的厚薄平衡度也更高,密度與細節也大幅拋離電壓式放大。


我會用「聽過返唔到轉頭」來形容 Grandioso E1 的 MC 平衡電流放大效果,這是「沒比較沒傷害」的又一例證,原本 Grandioso E1 的電壓放大部分已經交足貨,只是它自己的 MC 平衡電流放大效果更佳罷了。


帶出有火光、有熱力的畫面

ree

播朱芸編《破.地獄》電影原聲配樂 LP,〈紅磡〉一曲鑼鼓一起我的毛管已經馬上直豎,那種「真」與「近」的效果難以言喻,雖然朱芸編特意抽起部分樂器使之有別於傳統道教音樂,但嗩吶、銅鈸都充滿金屬質感,傳真度之高有著極強的懾人力量。一曲〈破九磚〉,逼真感比上一曲更強烈,敲擊與銅鈸都有很明確的位置感,堂音豐富,泛音縈繞。在調暗燈光之下細聽,我從樂曲中感受到火光紅紅與熱力撲面的畫面,尾段加上音效的大鼓沉重而宏大,讓人不禁肅穆屏息,曲終也未能抽離。此曲可見 Grandioso E1 的通清高頻與分析力,廣闊的動態也是可圈可點,將歌曲的感染效果進一步昇華。


如沐春風 一解千愁

ree

最後一曲 Rebecca Pidgeon 的〈Spanish Harlem〉,人聲的秀麗教人如沐春風,盡解千愁。這張 1994 年的專輯將 Rebecca 的少女氣質完美定格,她直率、毫不修飾的風格也讓人愈聽愈喜歡。Grandioso E1 演繹之下 Rebecca 的表情動態一一都有敏銳的補捉,結他、鋼琴以至中後段的弦樂四重奏線條婀娜迷人,沙錘聲完全飛出揚聲器以外,立體感真實傳神;此外,Grandioso E1 重現的海量空氣感以及人聲密度之高也讓人有心曠神怡、豁然開朗之感。


Why Not Both?

Esoteric Grandioso E1的 MC 平衡電流放大著實讓人感到驚喜,也使我重新認識 MC 唱頭的聲音。Grandioso E1 在保留傳統黑膠韻味的同時又多了一種細節豐富的通清效果,與光電唱頭各具特色之餘也拉近了兩者之間一般人認定的音色差距,說明原來 MC 放大技術還可以有如此大的改進空間,也有充份理由叫你 MC、光電一同雙修。



Esoteric Grandioso E1 強強聯手.美不勝收

ree

文I Keith


筆者經常因撰寫試音報告而搜集資料,發覺大部分音響廠商只要牽涉到自己獨家技術的,都只會簡略透露一些概念與原理,至於更進一步的技術內容則列為高度機密,不會公開示人。但世事無絕對,製作光學唱頭而聞名的DS Audio竟然在2021年公開自家光學唱頭唱放的線路,更不收取分毫費用。然而,消息公佈至今已有許多國際知名品牌陸續加入支援光學唱頭放大功能到自家的唱頭放大器上,而今次試聽的Esoteric Grandioso E1亦身在其中......


柔和悅耳

ree

今次在試音室開聲所配搭的唱頭為DS Audio的Grand Master, 而前級是本期的封面主角 HSE 的MasterLine 8前級,後級則是Dan D’Agostino的Momentum M400 MxV, 首先聽一張「靚聲王」碟中Livingston Taylor的〈Isn't She Lovely〉,引子中一段口哨聲已非常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帶有通透感之餘亦不會太「搶」甚至乎出現拮耳的副作用。以一支結他輕輕墊底,明亮清晰而溫暖舒服,Taylor柔和的歌聲十分具凝聚力,間奏中,兩支結他置於一音場的左右,兩者的泛音與及弦線在琴身內回蕩的質感和細緻度非常出色,模擬感與音樂味俱佳。回心一想,全賴Grandioso E1及Grand Master兩者對於底噪控制的優異水準,相輔相成下能得到如斯細緻的音質表現。


用音樂展現畫面

ree

接下來播放「見龍卸甲」十周年紀念版中一首〈鳳鳴山之戰〉,一段琵琶與鼓聲結合成一段逼力十足的前奏,音樂背景的漆黑感十分理想,能夠突顯出琵琶樂師大力撥彈琴弦後,弦聲的殘響與空氣感的密度與層次感,鼓棍敲擊鼓身的結實、輪廓清晰,鼓皮震動的彈性與質感亦十分立體,中後段的節奏加快以呈現大戰一觸即發的緊張氣氛,沙場上劍拔弩張的場面,但整體的密度與及控制力亦十分出色,活靈活現的生猛表現彷如置身演奏廳之內,與音樂近距離接觸。


生猛震撼

ree

再聽聽Rodrigo y Gabriela的「Live in Japan」,播放時動態之強、速度之快令筆者印象深刻,當中一首〈One〉,Rodrigo和Gabriela一左一右,兩種不同的演奏手法明確清晰,Rodrigo用撥片勾動琴弦的扎實嘹亮,Gabriela拍打琴身的Punch感都非常優異。再聽一首筆者經常作試音的〈Stairway To Heaven〉,音樂頭段Rodrigo的獨奏是個人考驗器材寧靜度的熱門選段,在今次試聽中,Grandioso E1展現Rodrigo的彈奏細節,譬如是指尖在弦線上抖動、連音的清爽等音樂訊息量非常豐富,而樂曲後段的大動態的音樂,Rodrigo的大力擦弦和Gabriela敲擊琴身所帶來的強烈節奏感,表現得生猛震撼,足以印證Grandioso E1與DS Grand Master乃天作之合,強強聯手所發揮出來的控制力與分析力皆屬上乘水準。


規格:

■增益(XLR平衡輸出):65dB(MC電流輸入)/72dB(MC電壓輸入)/46 dB(MM電壓輸入) /32 dB (光學唱頭輸入)■增益(RCA非平衡輸出):59dB(MC電流輸入)/66dB(MC電壓輸入)/40dB(MM電壓輸入) /26 dB (光學唱頭輸入)■總諧波失真:0.008%(MM, 1kHz, 22k LPF)/0.02%(Optical, 1kHz, 22k LPF)■RIAA誤差:±0.3dB■尺寸:445 x 131 x 445mm(主機) /445 x 131 x 451(供電)■重量:20.7kg(主機) /23.4kg(供電)■零售價:HK$258,000

■總代理:大昌影音.查詢:(852)31939828



※ 本文輯錄自【音響技術】2025年3月號第522期 ※

●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翻印、網上轉載及節錄 ●

​最新文章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