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波波敲擊大全」、「拉丁皇上皇」今日舒恬心田的心靈雞湯
- 音響評測
- May 14
- 2 min read


Nostalgia NCD2932 / NCD2933
文| Stephen
1959 年是立體聲黑膠唱片誕生的元年,在沒有手提電話及互聯網的年代,有點家底的中產家庭,對追求當時時髦玩意可謂趨之若鶩,原因之一是,擁有一座收音電唱機,在週末時呼朋引類,到家中開派對是蔚然成風。我兒時記憶中跟比自己大幾歲的哥哥、姐姐們社交,第一次聽到聲音兩邊走的名盤「Persuasive Percussion」,立刻驚為天碟!其中開首一曲「I’m In The Mood For Love」更留下深刻印象,皆因其鼓聲利用左、右兩隻揚聲器各敲打十幾下,營造史無前例的「左乒乒、右乓乓」效果。不久之後,此曲更成為當時極為流行的歐西流行曲點唱節目的開場曲,在那些年播到家傳戶曉。由於此碟內多首樂曲太受歡迎,激發起各大唱片公司推出逾百款聲音兩邊走,各式花樣百出的曲目,不但從廣播之中可以聽到,更成為大量電影,特別是粵語片不可或缺的配樂。可是在 2025 年的今天,尚有有心人把這些年代湮遠的樂曲,以 CD 模式重現,令年長一輩的樂迷緬懷,年青一輩樂迷長知識,原來上一、兩輩發燒樂迷是如此這般走過來的。
第一張 CD「波波敲擊大全」選輯了 25 首乒乓效果的樂曲,除上述膾炙人口的「I’m In The Mood For Love」外,世界著名旋律「April In Portugal」、「Perhaps、Perhaps、Perhaps」、「I Could Have Danced All Night」、「Unchained Melody」、「I Surrender, Dear」、「Matild吖!」
玩了一、兩年乒乓效果的聲音兩邊走,到了 1960 年代時期,隨著錄音邁向多聲道收音技術的發展,例如三聲道、四聲道,發展至當時至多的二十聲道,利用日益成熟的混音技術,令立體聲效果的逼真程度更佳。這個時期各大唱片公司的競爭比前更為激烈,在輕音樂範疇能夠令身歷聲效果立竿見影的,不離加入更多敲擊元素的錄音。這個被譽為「黃金年代」的Living Stereo、Living Presence、Phase 4 Stereo 和 FFSS(Full Frequency Stereophonic Sound)等傑出靚錄音輩出。以下這張「拉丁皇上皇」便收輯另外廿五首精彩曲目:「The Story of Love」、「Baby Elephant Walk」、「Moulin Rouge Theme」、「Jungle Drums」、「Cherry Pink and Apple Blossom Whilte」(按:此曲乃 1960 年代荔園艷舞劇場必選!),「Guantanamera」,「Summertime」等。
上述兩張 CD 絕對是帶領大家回到那個美好的年代,揭開心扉聽得心花怒放。在靚聲組合上保證閣下若非聞歌起舞,亦會手舞足蹈。在這個時代相信大家都要輕鬆一點,讓身心鬆馳,這兩張節奏從容,旋律美妙之選,亦不失為一服心靈雞湯。
※ 本文輯錄自【音響技術】2025年4月號第523期 ※
●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翻印、網上轉載及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