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聲?
top of page

衰聲?


文 |梁錦暉


最近跟友人閒談有關音響及軟件評論時,突然有人問:「為什麼音響雜誌寫手永遠只有讚,沒有彈呢?明明有些器材或CD黑膠很衰聲,但為什麼寫手還是不講真話,告訴讀者它很衰聲呢?」


這個問題當我還是一名音響初哥時也有提出過,甚至懷疑寫手們是否因為不敢得罪廣告客戶而只讚不彈。曾經有一本香港音響雜誌標榜自己敢作敢言,講真話,衰聲器材一定會告訴讀者,讓讀者作出「聰明」的抉擇云云…… 到後來那本雜誌便停辦了,是否因為嚇跑了他們的廣告客戶而導致結業就不得而知,但講真話是否代表就要大肆抨擊呢?還有,如果一件器材在一個寫手的聆聽環境和系統組合表現不好,甚至「衰聲」,是否代表問題一定出於器材本身呢?我還記得2010年有一位發燒友在網上大肆批評「原音精選2010」第四軌那首夏韶聲《追憶》「拆聲」甚至「衰聲」,說到「似層層」,結果大家都知道問題不在於CD或SACD本身,更非錄音有問題,而是發表言論那位師兄的問題,是器材問題還是耳朵問題就很難說了。


當了寫手十多年,遇到不同的器材越多,經驗豐富了,反而更加不敢對器材和音樂軟件妄下判斷,很多時候,一套音響器材可以出亂子的環節其實不少,即使器材來自什麼名牌、檔次有多高,一旦設定、調音及擺位不當,結果會有衰聲的機會,很多發燒友索性把問題歸咎於器材或軟件,而非自己!


我過往有不少這樣的經驗,買一張黑膠軟件回來,大家都說聲音不俗,但放上唱盤落針,感覺不對勁,甚至有時覺得「堅衰聲」,通常我會先不會懷疑其他人的說法,先懷疑自己,檢查一下器材,每每都會有不少驚人發現,例如唱重不對、唱頭走位、錯相、左右聲道相反等等,相信不少資深的發燒友試過購買一些發燒軟件回家後試聽,發覺聲音並不算靚聲,後來隔了數年之後,器材調校好後再重播同一張軟件,才發覺原來錄音超好聲,我也不例外,以前買回來很多靚聲頭版黑膠,放在自己的系統播放有時會覺得不外如是,後來校盤技術進步了,器材也升級了,那些頭版黑膠彷彿脫胎換骨,變得超級靚聲。說到底,改變的並不是那張黑膠唱片,而是自己的知識及調音技巧!


當然市場上並不是沒有衰聲的器材或衰聲軟件,而我和大部份同文寫手處理的方法是寧願對它們不作評論,當然如果它們真的有客觀的問題,例如整批碟面有花痕,母盤製作是其中一邊聲道錯相,或者生產過程中有瑕疵,我都會直接指出,或者向代理或唱片公司反映。


最後讓我提出幾個問題給讀者思考一番:

1. 如果一張唱片,有10個人聽過,9個人覺得它好聲,1個人說它衰聲,這張唱片好聲機會大還是衰聲機會大呢?

2. 如果一張唱片,有10個人聽過,9個人說它衰聲,1個人說它很靚聲,這張唱片究竟有否可能靚聲呢?

3. 如果有一個人,說A唱片靚聲,B唱片衰聲,然而大家都認為A唱片靚聲,那是否意味著B唱片一定衰聲呢?



※ 本文輯錄自【音響技術】2023年10月號第505期 ※

●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翻印、網上轉載及節錄 ●

94 views
​最新文章
市場動態
相關文章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