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Mola Mola 展現數碼科技非同凡響處

文|鍾啟源


每家公司成功背後都有位關鍵人物,以Mola Mola的產品設計特色而言,兩位創辦人Bruno Putzeys和Jan-Peter van Amerongen雖然都在推動Mola Mola上不遺餘力,但前者在電路設計方面所起作用特別大,原因出身於Philips研發實驗室的Bruno Putzeys除了創出概念一新的UcD(Universal Class D)放大電路外,他對數碼訊號處理和訊噪塑形處理技術與DSP演算法同樣具備獨有心得。創意爆棚的他自1995年進入了Philips之後便不斷埋首進行各類數碼技術的深入研究,不過當時的Philips只著重科技研發,卻從來沒有考慮過把研究所得實施到自己的產品上,而Bruno Putzeys卻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把科技研究變成實際銷售的商品,因此,他在2005年離開Philips,並轉到已向Philips購買了UcD技術使用許可權的Hypex內工作,同時還在那裡發展出效能比UcD失真率更低的Ncore放大模組,而Jan-Peter就是Hypex的創辦人。期間,Bruno又與Grimm Audio開拓出高性能的AD/DA轉換器和相關模擬訊號處理電路與及獨特的DSP演算法等設計,2011年他再與Hypex負責人Jan-Peter創辦Mola Mola這個新品牌,並於2012年在慕尼黑高級音響展上展出使用Ncore放大模組的Mola Mola單聲道功率放大器和與之匹配的前級,受到全球注目,Mola Mola從此成為來自Hypex衍生出來的音響品牌,專職發展高級民用音響產品,而一切已上軌道的Mola Mola,現在則由接手的工作團隊在創辦人原有基礎上持續把這個品牌的產品發光發熱。



由革命性數碼新技術帶動

荷蘭Mola Mola能夠迅速崛起,原因主要出於旗下產品由多種革命性數碼技術帶動,所製音響產品無論從技術應用到造型大小,因此都與傳統設計略有分別,從而形成Mola Mola獨有聲效特色,而其電路處理方式亦與別不同,從底部揭開機殼一看究竟?你就會恍然大悟,且手法新穎的設計,每個部分都排列得井井有條。由於後級放大器Perca使用來自母公司Hypex的Ncore技術,因此Perca除了具備D類數碼放大系統的高效率、低失真和熱量低等多方面優點外,也讓這部每聲道150W/8Ω的立體聲功率放大器,打破傳統後級巨大又重型的機身常規,半部機身設計上陣下慳位又環保,且造型小巧精緻,僅需精簡結構而不必像傳統功率放大器般採用大型散熱器和大陣容供電設施,便能夠有效發放大功率輸出,成為這部放大器的獨有特色。Perca的輸入級還特別使用低失真A類電路,配合高性能穩壓,並與屬於D類放大多代改良後的Ncore電路獨立分隔,減低干擾,揉合Mola Mola獨特的自振盪原理和負回饋概念,構成專有的Mola Mola自家Trajectum平台,為D類放大系統帶來精密有效的聲音優化,加上Perca內置供電最高達到800W,足夠應付嚴苛功率需索要求,適度的電容和供電設施確保Perca不會出現電壓急降現象,是Perca能夠擺脫數碼放大器一直給人聲音僵硬而機械化的重要原因。


Makua


Perca


Makua前級放大器

為了讓Mola Mola數碼放大系統能有效發揮,Mola Mola特為Perca和旗下功率放大器研發配備六組輸入選擇的Makua,這部前級放大器每個輸入都可以透過Preset由用家自行設定,只要透過Mola Mola Remote App配合藍牙功能便可以進行相關設定,且Makua還預留功能擴充模組插槽,可以為這部前級增設原廠唱頭放大或DAC模組。為達精確控制並帶來理想音質,Makua音頻電路由分立式電子零件組成而非簡單採用IC或運算放大器,配合使用獨特的「單端驅動差分線路」(single-ended driven differential)帶來極低訊噪干擾,音量控制也非使用傳統可變電阻設計並改而採用繼電器切換控制輸出增益,讓動態範圍和線性表現更佳。響應時尚要求,無論是前級Makua、後級Perca和解碼連耳擴Tambaqui,三者機頂都相類地呈現流線造型的波浪形設計,不過機身則Makua比其他兩者闊得多,方便Makua進行模擬訊號輸入的連線和功能擴充。相反,Perca和Tambaqui都採用半部機身結構,這與傳統設計前級普遍較後級略細的情況明顯有別,而也就是因為Perca採用半部機身設計,除了IEC插座和左右聲道各一對Furutech揚聲器接線柱連同平衡XLR和單端RCA訊號輸入插座各一,幾乎已佔據Perca整個機背,發燒友在連線時不妨留意在密密麻麻的插座中間,設有訊號輸入選擇和高低增益撥鍵,對應平衡或單端輸入,且讓用家可以在匹配器材時自選28dB高增益或22dB低增益。理所當然,配合原廠Makua前級使用,無論是功能操作或音效表現都特別合襯。


Tambaqui


自創獨有DAC解碼電路

發燒友若使用雷射或黑膠唱盤作訊源,只需配合Mola Mola前後級放大器使用便可,而在加入Tambaqui解碼系統之後,則可以把功能擴展至網絡串流去,且Tambaqui這部DAC最獨特的地方在於並非使用現成市售Sigma/Delta解碼芯片,也不是採用R2R Ladder架構,而是應用Bruno Putzeys自行設計的獨有線路。簡單來說,Tambaqui的解碼核心分為兩個主要電路,音樂訊號經輸入電路後,其中一組電路會把數碼訊號升頻至3.125MHz/32bit,然後再轉換成經7階雜訊整形noise shaping後的PWM(Pulse-Width Modulation)訊號,其後音樂訊號再進入另一個DAC解碼線路,這個部分由兩個單聲道DAC組成,包括32階FIR有限脈衝響應(Finite impulse response)DAC及一級4階濾波的I/V轉換,最終把PWM訊號轉成規格顯示訊噪比高達130dB的模擬訊號,這已經非常接近24bit音樂檔案理論上最高值(144dB)的標準,遠遠超過4倍DSD與及優異的抖動值 (<1ps from 10Hz),而且在完整的訊號範圍內,失真被控制在底噪之下。



結合三部革新製作的威力

每部Mola Mola在今次測試時都以Tellurium Q電源線供電,配合Accuphase DP-770 SACD/CD雷射唱盤,以SPDIF把數碼訊號輸入到Tambaqui,另外再為Roon Ready的Tambaqui連上網線作網絡串流,Mola Mola的前後級則以Tellurium Q的XLR平衡線連接,同時亦以Tellurium Q的XLR平衡線直接與Accuphase DP-770連接,透過功能轉換,便既可直接擷取來自Accuphase DP-770實體碟的音效,亦能一試經Tambaqui作解碼在實體碟和網絡音樂串流方面帶來的效果。留意Tambaqui設有6V、2V和0.6V三個電壓輸出選擇,配原廠Makua前級選6V輸出不會有錯,若遇上未能應付6V的前級,則可以把輸出電壓調低至2V對應所需。與此同時,Tambaqui解碼本身亦設有無損數碼音量控制的耳擴功能,因此,個人音響熱衷者可以配上電腦和伺服器串流音樂,以四針平衡或6.3mm插頭的耳機享受音樂,而今次配合Makua前級和Perca後級放大器使用,則為Tambaqui這部DAC耳擴連上網線以Roon綜合處理和控制伺服器和網絡平台各類數碼音樂檔案,配合Entreq Tellus 3 Tungsten地盒則分別連往Accuphase DP-770和Mola Mola前後級放大器,發覺整體聲音清麗脫俗,而且人聲和每種樂器都表現得活潑生動。



聲音飄逸細緻

運用Roon管理和轉換來自網絡音樂平台和伺服器內的數碼音檔,Mola Mola聲響效果完全沒有數碼味地表現得寫意輕鬆,聆聽諏訪內晶子拉奏巴赫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和組曲,小提琴輕柔細膩處得到理想反映,全無沙石的音響效果柔順流暢,美妙絕倫的高低音轉折沁人心脾,莊重嚴肅的表達,呈現出一份難能可貴的崇高氣質。





再聽Anne-Sophie Mutter與管弦樂團合演John Williams為不同電影所寫的音樂創作,水乳交融的演出使樂曲連貫性一氣呵成,除了優美自然的通透聲音讓小提琴所現弦音顯得特別飄逸細緻而絕不會呈現任何粗糙顆粒外,在John Williams指揮捧下的樂團演出同樣生氣蓬勃,互相配合,能夠悠然自得地精細有力地帶動出樂曲所需動感。雖然Mola Mola在配搭B&W 705 S3時不會給人洶湧澎湃的大堆頭感覺,但卻時時刻刻都狀態從容,工整而齊一的聲效,在面對大小場面時都毫不勉強地音效自然,而且能夠把各種樂器的聲效忠實表達,加上失真特低的Mola Mola對低頻擁有優良控制力,配合自然流暢的美妙高頻,令到音樂層次效果鮮明,每個部分的刻劃都乾淨利落!


色彩豐富的數碼音效

以Accuphase DP-770聽實體唱片時質感更強,能夠進一步提升音質,而且,柔情似水的高頻輕柔自然卻又不會出現薄弱現象,中音密度足夠又富感情,低頻則條理分明地表現出所應具備的量感,恰如其份的表現,最重要是各類聲音都不存在乾涸現象,每個部分都泰然自若地交代得清清楚楚,遠離含糊,而且,帶豐富感情又具神彩與活力的音效,聽起來特別悠揚悅耳,就好像是聽陳潔麗翻唱多首人人耳熟能詳粵語流行曲的唱片《可改變》,樂迷會聽到歌者演唱時更覺多姿多彩的細節表現力和聲效變化,如果聽人聲作品時喜歡把注意力集中到歌手身上,那麼著重人聲表現力的《可改變》正合你要求。


換上蔡珂宜與新加坡交響樂團在新加坡Victoria演奏廳內演奏的《梁祝小提琴協奏曲》,Mola Mola描寫當中感情滿溢的章節時如泣如訴,若有若無的輕柔細嫩唯美效果充斥每個音符,改而刻劃生離死別的熱熾場面時,則這套音響系統又能夠應變所需,顯現出充滿震懾性的刺激力量。Mola Mola精彩處發人深省,既盡取數碼音頻處理和D類放大的所有優點,同時亦藉革命性創新技術徹底擺脫昔日D類放大未盡完善的音效特性,是把數碼技術運用得出神入化的高訊噪比Mola Mola充滿魅力之處!



總結:

造型精巧的Mola Mola,最讓人印象深刻處在聲音全無沙石,而且,細緻晶瑩如雨後初晴般的清新亮麗聲效表現,不會存在昔日D類放大器的冰冷乾涸問題,加上音場結像力相當好,無論是人聲和樂器再現均位置鮮明,且樂器輪廓清晰,不同類型音樂作品都充滿栩栩如生的現場感,能夠扣人心弦地帶動出悅耳動聽的音樂氣氛。


Makua規格:

■頻寬:>200kHz■輸入阻抗:100kΩ■尺寸:420x110x345mm■重量:11kg■零售價:HK$83,500

Perca規格:

■輸出功率:150W/8Ω, 300W/4Ω■訊噪比:128dB■增益:28dB/22dB■THD失真:0.003%■尺寸:215x110x340mm■重量:5.25kg■零售價:HK$70,300

Tambaqui規格:

■PCM支援:384kHz/32bit ■DSD支援:Dop及Native DSD 4X■頻寬:80kHz■訊噪比:130dB■尺寸:200x110x320mm■重量:5.2kg■零售價:HK$96,700

■總代理:龍駿音響.23981280



※ 本文輯錄自【音響技術】2024年12月號第519期 ※

●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翻印、網上轉載及節錄 ●

​最新文章
bottom of page